当前位置: 昆明频道/ 政务服务
昆明马街街道打造“五星”党群服务中心
居民家门口享360°服务
2018-06-21 07:20:16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人大之家。

  图书室。

  西山区马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记者周密摄

  在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关怀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是开展活动的共享场所,也是交流咨询的有效平台,更是服务两新组织的重要窗口,马街的党员和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第二个家”。它就是历时5个多月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的西山区马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这个崭新的“红色地标”整合37项功能,搭建了党群工作、教育培训、为民服务、综合文化、沟通联络“五大平台”,是西山区首家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本月,马街党群服务中心将全面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今后居民凡是遇到困难,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党群服务中心的360°服务。马街党群服务中心的全新升级,也将进一步擦亮“红色西山”品牌,助推西山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五大平台

  筑牢党群服务中心“硬堡垒”

  走进马街党群服务中心,大门正对着的就是“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前来办事的居民很容易就能找到。办事窗口呈开放式,办事指南清晰明确。

  为民服务中心左侧,是一间颜色鲜丽明快的房间,这里既是举办各类活动的小天地,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一个小小的房间,兼有科技普及活动室、职工之家、妇女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多项功能。沿着清风走廊到二楼,云岭先锋党建书屋、图书室、电子阅览区、排练室、文化长廊……各种为居民和党员服务的功能室汇集。很多前来“尝鲜”的居民都感叹:“党群服务中心很‘高大上’,功能丰富,以后小朋友和老人有好去处了。”

  这个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以资源整合、服务融合、工作结合为着力点,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与为民服务中心评星定级相结合、与打造市级党建示范点相结合,并整合37项功能,搭建起集党群工作、教育培训、为民服务、综合文化、沟通联络于一体的大平台。

  马街党群服务中心,首先是党员群众的“温馨之家”。中心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宣誓厅、人大之家、政协之家、统战之家、民兵之家、工会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军人之家、智慧西山指挥平台、普法活动室、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接待室、信访分流室等功能室,在服务代表、联系群众、宣传民主法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充分发挥“家”的功能,真正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代表履职尽责的阵地、党群干群沟通的桥梁、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

  想学习,去哪里?马街党群服务中心是最佳选择,因为这里是党员红色实践的“教育基地”。中心设有党员教育活动室、市民教育活动室、道德讲堂、社区微党校、廉政教育基地、学习教育培训教室等。随便走进一间,都可以通过书籍资料、宣传材料、影像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或接受教育,这里也将成为党员群众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充电站”。

  作为党组织与群众的“连心桥”,马街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员与群众的沟通平台,也是党政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相互之间的联络平台,党建联盟、党员宣誓厅、创业孵化基地、红色服务E站等功能室,可用于街道开展内引外联、培育板块经济工作,为企业获取信息、寻觅商机、展示实力、拓展市场搭建平台。

  “来到这里有种家的感觉,办事或开展活动更方便,真正成为我们的‘心灵港湾’。”一位体验了党群服务中心的马街人大代表高兴地说。马街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核心,通过功能完备的硬件设施,努力打造了“政治+服务+教育+交流+宣传”五位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

  三大转变

  构建联系服务群众“新阵地”

  如果说硬件设施的夯实是马街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好党员和群众的基础,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好这些平台,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则是接下来的实践课题。马街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从参与者、服务、管理三方面实现三大转变,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样板。

  以前,马街街道办事处的人大、政协、统战等单位都比较分散,接待群众也不是很方便,与群众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现在,马街党群服务中心将人大、政协、统战、组织等部门工作内容,融入社区、小组各项资源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做到区、街道、社区、小组四级联动,使工作内容更加贴近党员、贴近职工、贴近企业,扩大了服务内容的覆盖面,延伸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触角。

  马街街道积极探索“梯队培养”项目,持续深化“马街大讲堂”,通过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万名党员进党校、读书沙龙、法律知识培训、廉政教育等活动,利用微信群、网上党支部、网上微党课等渠道,用无形的网络带动有形的组织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和组织生活提供服务,实现党员学习管理网络化、组织生活远程化,大大强化了中心的辐射效应。

  作为一个集服务党组织、党员、群众、两新组织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马街党群服务中心采取有区分、有差异的服务策略。立足服务党组织,协助区域内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提供党建项目帮扶、提炼党建品牌等针对性服务;立足服务党员,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播放红色影片、举办党员政治生日座谈等服务;立足服务职工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心理咨询、安全培训、职工维权等服务。

  在服务群众方面,马街党群服务中心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为民服务站为基础,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服务体系,匹配综合服务平台、手机微信平台,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将服务项目纳入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理,实行“一张清单管到头、一个大厅办到位、一个电话督到底”,配套全程、预约、提醒、延时、上门、志愿和网上服务等7种模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丰富、便捷、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

  针对辖区内公共户单位、企业较多的情况,马街街道完善街道“大工委”运行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召开共驻共建议事协调会议,定期开展公益活动,以党建引领促进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有效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融。以“孵化、服务、辐射”“3F”党建模式为主要内容,通过搭建组织架构、围绕企业发展、构筑有效平台等举措,促进党建与孵化器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双赢,推动企业发展,形成党建集群效应。同时,党群服务中心所辐射的辖区单位、企业,也主动“反哺”街道,充分发挥义务巡逻队、综合执法队、平安志愿者队伍的优势,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量,有效促进辖区和谐稳定。

  格局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服务从“粗放型”向“个性化”转变,管理从“行政”向“志愿”转变,三大转变折射出的是马街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作出的有益探索,也将有效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活水”,实现党建与服务融合推进、党建与民生互惠双赢。

  毋庸置疑,马街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是一个架构清晰、载体完备、运行顺畅、不断完善的服务有机整体。依托这个整体,马街必将释放出无限的活力和激发强大的动力。正如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年马街文化展厅里2018年未完待续后的空白,马街将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新时代凸显新作为,继续奋力开启马街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项发展新篇章,也将引领西山区基层党建形成“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好口碑。

        记者 陈雯 (昆明日报)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