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黎浩)新时代下检察机关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期待?从哪些方面做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事案件检察工作?11月7日,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以“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聚焦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
据介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刑事案件中,而且更多的体现在大量的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依法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鲜明特色。
来自法学界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代表以及检察院、法院、律师等100余名代表参加本届论坛并讨论发言。在“新时代民事检察创新发展”主旨演讲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副厅长吕洪涛分享了新时代加强民事检察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姚辉以民法典编撰背景下的民事检察实践为题作了演讲,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蔡虹就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的使命进行主旨演讲。
在“新时代民事检察基本理论问题与实践”主题发言上,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杨会新介绍了民事检察权的实践性、复合性和程序性等特点;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周清华就虚假诉讼是否以恶意串通为构成条件、识别虚假诉讼的几个常见问题、虚假诉讼监督与民事检察的关系作发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师安宁用“法的融合性适用思维”做好新时期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为题作主题发言;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凌云分享了民事再审案件裁判的主要问题。
论坛还围绕民事检察监督基础理论问题、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完善与保障、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绍政介绍,云南省检察机关在做强民事检察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1-10月全省共提出抗诉475件,同比上升439.77%,法院采纳率为85.4%;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81件,同比上升276.32%,法院采纳率为52.29%;受理民事审判活动违法行为监督1094件,提出检察建议776件,法院采纳率为77.84%。
本次论坛顺应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更高要求,破解民事检察工作普遍薄弱问题,将对提高全国民事检察工作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积极向先进省份学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一步开拓视野,增加见识,推动云南省民事检察工作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做强,通过强化民事权益司法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许绍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