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中仅次于肺癌,排在第二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在第五位。6月21日,记者从昆明第四人民医院(云南昆钢医院)获悉,该院正使用疟原虫免疫疗法开展相应的临床试验,并做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向社会招募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
据介绍,在前列腺癌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年龄因素的影响首屈一指。相关数据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50岁后会显著增加,近八成的前列腺癌病例发生在65岁以上;另一方面,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前列腺癌是当之无愧的中老年男性杀手。
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等下尿路梗阻症状都是前列腺癌的表现,有些中老年男性患者甚至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已近花甲之年、又是一家之主的老父亲们的生活质量,更是直接伤害到他们的尊严和精神状态。
虽然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被诊断时已是晚期,甚至已发生转移,常规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但由于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较成熟,治疗方案可有更多选择。
63岁的Q先生(化名)就是一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早在2016年7月,Q先生因为双腿膝盖、右腰部以及右侧大腿根部持续性疼痛就诊,经过检查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治疗初期的一个月,Q先生通过戈舍瑞林+比卡鲁胺进行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后,由于骨痛难忍,他不得不每天口服4片泰勒宁止痛。
2017年8月,Q先生首次接受疟原虫免疫疗法,并停用了抗肿瘤药物,此次治疗共持续了3个半月。治疗期间,他的疼痛逐渐缓解直至消失,治疗7周后停用了止痛药。此后Q先生又先后多次复查,结果显示他的前列腺原发肿瘤灶以及多发性骨转移病灶的代谢活性先后消失。
直到2019年11月,Q先生通过复查发现前列腺内见团块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提示前列腺原发病灶复发。为此,他接受了第二次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此次治疗持续一个月,同时也进行了微创手术切除前列腺原发病灶。截至目前,Q先生采用内分泌药物戈舍瑞林治疗,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Q先生的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未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和自从接受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到目前已经将近四年,现在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Q先生所接受的疟原虫免疫疗法实际上是一种用低剂量青蒿素适当控制的疟原虫感染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此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教授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合作,已经在多家医院开展了疟原虫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
钟南山院士认为,晚期肿瘤病人体内能够杀灭肿瘤的免疫细胞功能下降,通过疟原虫的感染能够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同时疟原虫感染能够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
附:
志愿者患者筛选标准:
1. 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
2. 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包括前列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肺癌、肉瘤等。
3. 至少经过一种标准治疗方法的治疗。
4. 采用化疗或放疗治疗的患者,距离最近一次化疗或放疗时间至少28天。服用靶向药物者需停用药物5 个半衰期(一般不超过2周)。距离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超过3个月。
5. 患者生活自理。
6. 基本血液检测:白细胞(WBC)≥3×109/L,血小板(PLT)≥100×109/L,血红蛋白(HGB)≥100g/L,无血液系统疾病。
7. 患者的沟通能力、理解力良好。
初筛排除标准:
1. 身体情况较差难以配合治疗,例如:不能正常饮食、呼吸困难等。
2. 有精神病史。
3. 有严重或难以控制的其他系统疾病,例如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病。
4.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试验有无风险,志愿者需要做什么?
此疗法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不可预知的风险,目前只接收已经经过正规系统治疗的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
志愿者需配合研究者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治疗并完成相关检查检验。参加本研究是自愿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参加或在参加以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退出。决定不参加或者参加以后选择退出都不会对您作出任何处罚,也不会损害患者的任何利益。患者仍可以和医生商量其它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得到应有的医疗关怀和人文关怀。
如需了解详情请联系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钢医院)肿瘤科:13170612004(万婕),18687170988(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