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龙泉街道召开第二季度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不断建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等区域化党建联合体,逐步形成区域统筹、行业融合、多方联动的基层“大党建”格局。街道22家“大党委”成员单位共120余人参会。
会议联合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组织开展了“品读红色家书,赓续红色血脉”的“七一”主题活动,通过“沉浸+互动”的形式,诵读红色家书、重温红色故事,讲述革命烈士毛岸英、拼命三郎陈招娣等的光荣事迹,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上不懈努力、永续辉煌,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会议强调,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是促进城市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成果,其目的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枢纽作用,推动多元主体融入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街道“大工委”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理顺基层治理体系机制,抓实抓细抓好“四张清单”,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需求清单”。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畅通信息反映渠道,聚焦常见的、多发的、基层反映广泛、群众需求强烈、单方面难以解决的治理问题,围绕法律援助、扶贫帮困、化解矛盾纠纷、服务营商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等有针对性地明确需求事项,集中力量办好事、办实事。二是以整合为重心,以目标为导向,建立“认领清单”。全面统筹辖区内各领域党建工作并做好服务,整合调动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两新”组织力量和各类社会资源,通过活动同办、队伍同建、阵地共享、文化互融等形式推动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统筹协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水平。三是以服务为核心,以过程为导向,建立“项目清单”。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民生小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吹哨报到”等服务机制,进楼宇、进小区、进学校、进单位,组织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开办爱心食堂,提供物业管理以及义务法律咨询、健康义诊、教育培训等服务,以全面服务推进全面治理,以全面治理推进全面发展。
人民日报数字云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