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龙泉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工作机制,以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导向,架起党群“连心桥”,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需求为导向,吹好“日常哨”。以“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的原则,建立“快反应、快支援、快办理”处置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道长”配合联动作用,针对小区居民不同需求,吹响“日常哨”,及时协调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快速有效解决居民问题。定期汇集民意诉求,以楼栋为单位建立热线受理、重点人群、重点事项、督办事项,“吹哨报到”五本台账,汇总热点、难点问题,梳理诉求类型、数量以及高频事项,形成“未诉先办”工作预警提示,为推进未诉先办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结合社区实际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面建立运行有力高效的“吹哨报到”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以自治为目标,吹好“攻坚哨”。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举措,切实保障好居民群众的安全,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社区通过制定《案件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列出整改明细清单等新举措,积极推动社区网格资源整合,服务触角下延,使“小网格”释放出“大能量”,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让基层网格员“这根针”和百姓需求的“千条线”精准串联、高效对接,更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以党建为引领,吹好“服务哨”。聚焦街道抓党建、促治理、优服务主责主业,制定吹哨报到清单、划定吹哨范围、规范部门报到流程,依托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共建单位力量,鼓励辖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积极融入到基层治理中,使治理形式从向上对口到向下对应转变,把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让群众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意解决。
同时,针对案件问题,各部门现场提出整治意见,并推动案件的整改落实、工作效果的验收、案件打分的完成,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的同时,有力地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向基层治理末端延伸。
人民日报数字云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