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草村里药草香 美丽乡村建设忙
今年是西山区碧鸡街道百草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年,村民金爱云实现了“家门口赚钱”的梦想。
听说村里要发展“农家乐”,她心里一动:这桩事,她琢磨好些年了!之前金爱云和丈夫在外打工,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她总怀念村里的人情味,也渴望有自己的事业。她去过外地的农家乐,对此有一定的想法——守着好山好水,在家门口赚钱。
金爱云一家回了村,将村口自家老房改造成农家乐,取名“东篱”。看着她家生意日渐红火,其他村民也纷纷跟进,都想乘着这股东风谋些小生意。
在百草村,一个个“金爱云”成了村子践行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成立旅游公司 村民变股民
白墙灰瓦,窗明几净,溪水绕村,满径花香。现在的百草村,满目皆风景。但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房屋破旧、布局杂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空壳村。
“3个自然村,我们村最穷,有的一家6口人就靠着一亩地生存,一年到头能吃个饱饭就不错了。”提起过去,百草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新满是感慨,10多年前,种植水稻曾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单一的种植模式终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于是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小驻守村子。平时大家都埋头过日子,家家户户都如此,谁来带头改变?
后来,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契机,带来了新的可能。
修道路、改排水、亮路灯、建房屋……一系列改造工作展开。村庄“颜值”的提升让百草村人对未来如何发展有了底气。
如何能让山越绿、水越清、大家的收入越高?村里的党员干部提出想法:发展乡村旅游。
搞旅游,对村民来说终究是新鲜事。所以刚开始就遇到了难题:要发展,心要齐,各家的可用资源得整合到一起统一规划,可谁都不想第一个冒险。后来村干部耐心动员,慢慢改变了大家的想法。
2019年底,村小组党支部牵头成立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观音山社区百草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社。317户人,耕地面积111.7亩、基本农田260亩、林地面积3169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5亩……摸清了家底,村民根据各自入股比例成了合作社的股民。
今年2月,通过招商引资,百草村引进云南风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村庄发展做规划和运营。今年4月,双方共同成立云南溥润百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公司+村集体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在新合作模式的推动下,百草村立足自身优势,围绕“草药”这一主题,确定了发展方向。
深挖历史资源 打造美丽乡村
提到百草村,很多人会好奇——为何叫百草村?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后山上可入药的药草远超百种。原先我们村叫上马村,因曲焕章而改名。”说起村名,王洪新打开了话匣子。
百草村森林植被茂盛,踏草皆药。1900年至1936年,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先生携夫人李秀英带领一帮徒弟,每年秋冬都会到村子住下,上山采集草药,并在这里研制出云南白药配方。村子因此改名百草村,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如今被百草村重新挖掘利用,成为一大历史文化特色。
百草村有“三宝”,古寺、龙潭和药草。踏入百草村,村头一块石牌上的文字点明百草村的特色。
百草村不缺文化底蕴,村小组将这些资源一举盘活,逐渐形成清晰的旅游发展定位,从过去“把一个人留下来”到如今“把一群人留下来”,打造出曲焕章旧居、百草文化巷、中药草识别园地、百草超市、百草食府等独具百草村文化特色的景点。
今年,百草村被列为滇池沿岸美丽乡村示范村,定位为“百草”药膳养生谷。
目前,百草村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以药膳宴为主打造的百草食府菜谱研制已经成熟,黄芪、党参、黄精……一众药材搭配各种食材,成为百草村又一张美食名片——药膳宴。
药草飘香,清溪欢唱。百草村里好消息不断,在多方力量助力下,未来,百草村将打造成一个可以游药园、赏药景、学药理、品药膳、沐药浴、住药村、享药养的美丽乡村。(记者 李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