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昆明频道 >> 基层网评 >> 正文
永葆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5:02:14  来源: 云南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净化政治生态依旧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须臾不可松懈的永恒课题。唯有筑牢思想根基、扎紧制度笼子、高悬惩腐利剑,方能涵养出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筑牢根基,以思想伟力涵养政治生态源头活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定力的磐石,政治生态的清澈澄明,首先发源于广大党员干部灵魂深处那份坚如磐石的信仰与忠诚。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深学细悟中把握精髓要义,从思想源头固本培元,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同时,党性教育须臾不可放松,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坚强党性,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复杂形势考验中保持政治定力,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唯有思想根基坚实稳固,才能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如一,在行为选择上端方正直,真正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化为灵魂深处的坚固长城。

  扎紧笼子,以制度铁网筑牢权力运行刚性堤坝。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利器,政治生态的持久清朗,有赖于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无死角的有效监督与制约。要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使权力运行的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确保各项法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牛栏关猫”现象。唯有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其无法任性、不能妄为,让清廉成为每一寸权力空间的天然底色。

  高悬利剑,以铁腕惩治清除污染政治生态毒瘤。腐败是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对腐败现象零容忍,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不可或缺的雷霆手段。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任何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精准有力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唯有让惩腐利剑始终高悬,方能形成强大震慑,使意欲腐败者望而却步,彻底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还政治生态一片朗朗乾坤。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党心民心所向,更是强国复兴伟业的政治保障。筑牢思想根基、扎紧制度笼子、高悬惩腐利剑,此三者犹如支撑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三根巨柱,彼此支撑、相互强化,缺一不可。当思想之根深植于信仰沃土,制度之网牢缚权力之翼,惩腐之剑高悬震慑之威,则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中最具生命力的底色。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党群工作部 张琳 供稿

责任编辑:莫衍邹腊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