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乎党的执政基础,也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虽然工作岗位平凡,但加强作风建设同样意义重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变化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基层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晴雨表”。每名党员日常工作与群众生活环境都息息相关,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作风建设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是否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是否用心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坚守廉洁自律底线的具体行动中。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把稳理想信念的“方向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将作风教育融入党性锻炼全过程,引导干部修好“心学”、补足“钙量”,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四风”滋生。在学思践悟中强化宗旨意识,始终牢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聚焦实干担当,锤炼履职尽责的“硬作风”。需要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要有“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紧要关头豁得出来”的担当精神,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党员干部不能畏缩不前,而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架起党群连心的“连心桥”。基层党员干部离群众最近,更要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意。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了解群众的内心想法,掌握真实需要;与时俱进改进调研方法,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通过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好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拉近了党群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严守纪律底线,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火墙”。基层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利益,更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要加强纪律教育,注重强化党规、党纪学习教育,用好案例警示、典型示范,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要强化纪律执行,规矩和纪律的生命线在于执行,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以实干担当践行使命,以清廉作风赢得民心,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作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让党的旗帜在绿化工作一线高高飘扬,为建设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贡献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投集团 梁婷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