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以城带乡”铺就教育均衡路
今年秋季学期,昆明市第一中学教师谢梅像过去4年一样继续站在东川一中的讲台上。这名有着30多年教龄、临近退休仍主动请缨驻点帮扶的教师,已在这片红土地上坚守7个学期。她的坚守正是昆明“校对校”“区对县”帮扶的生动注脚。
昆明市立足教育发展实际,通过对口帮扶、集团化办学、师资赋能等创新实践,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推动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增多,以教育均衡托举民生温度。
名校传薪火 红土育新苗
昆一中与东川一中的“牵手”,始于2022年的一场精准靶向教育帮扶。
当时的东川一中深陷困境,面对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方法传统等现状,昆一中6人帮扶团队迅速调整策略,推行数学每日限时训练、个性化作业设计、英语单词每周过关等举措,更利用大数据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库,将个性化辅导做到精准滴灌。
高中语文教师谢梅正是帮扶团队的一员。今年7月,本来已经完成3年帮扶的她,因为东川一中教学工作的需要,昆一中及时调整,她重启支教工作。
谢梅说:“教师是需要积淀的职业,尽管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新的挑战,但相信我们昆一中团结合作的集体力量会给东川带来变化,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受益于“五个一批”等多维度帮扶矩阵,东川一中成效初显。2022年东川一中与昆一中携手举办联合项目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通;2023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关键跨越,重点高校就读人数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9月红铜书院成立,通过帮扶教师任教、与昆一中资源共享、组织学生赴上海研学等多元举措,持续优化生源结构与培养质量,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生成长的背后,是师资力量的同步提升。帮扶团队牵头成立9个名师工作室,每两周开展一次研修活动,吸引全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张吴良加入谢梅名师工作室后,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构课堂生态。张吴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实现从“教师讲”到“学生探”的转变,构建起深度互动、思维活跃的高效课堂。
“现在,语文、历史、地理都成了我们东川一中的优势学科。”东川一中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周明兴指着荣誉室里的牌匾自豪地说,如今学校已拥有东川区一级校长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5个,通过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为全区培养了大批学科优秀人才及管理人才,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昆一中不仅派驻骨干团队驻点帮扶,更着力破除校际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开放与共享。”昆一中副校长李蓉说,为搭建即时沟通的桥梁,东川一中各科备课组长均同步加入昆一中对应学科备课群,日常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备课中的思路困惑,都能通过线上渠道实时交流、快速破解,让昆一中的教学经验与教研智慧跨越空间距离,精准赋能东川一中每一堂课。
这种“名校+弱校”的精准对接,并非个例。富民一中、嵩明一中、石林民中对接“省属本科高校对口帮扶县域普通高中项目”,东川一中、禄劝一中、寻甸一中参与教师“省管校用”帮扶,以“输血+造血”双轮驱动提升县域高中办学质量。同时,全市不断扩大一级一等普通高中辐射力,云大附中星耀学校、昆三中等10所一级一等普通高中,分别对口辐射富民县、经开区等,每学期常态化开展送课送教、跟岗培训、教研共建等活动,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城乡,直达教学一线。
结对架桥梁 优质暖民心
如果说“校对校”是精准滴灌,“区对县”则是系统赋能、全域覆盖。在禄劝县,盘龙区的教育帮扶已持续多年,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构建起全学段、全方位的支援体系。
今年春季学期,盘龙区联盟幼儿园组建帮扶团队,深入禄劝县转龙镇、九龙镇和茂山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示范课、现场指导、培训交流等形式,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送到山间。帮扶团队精心设计数学、音乐、美术、语言等多领域课程,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展示创新实践,更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在保教计划制定、网络教研平台搭建、环境创设、区域活动设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让3所乡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师资水平、班级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学前教育的帮扶只是缩影。早在2021年,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就与禄劝县教研室(现禄劝县教师发展中心)续签“结对帮扶”协议,在前期3年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盘龙区派出小学、初中、高中学科专家和名师“送课到校”,为禄劝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效率提升“把脉问诊”。同时,禄劝县每年选派中小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赴盘龙区参与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和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掌握新型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不断激活内生动力。
多年来,禄劝县与盘龙区中小学“同考一张试卷”,通过数据对比、试卷分析实现精准定位,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助力提质增效。近几年,禄劝县教育教学成果显著,40名教师获评云南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9名教师获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省市级课题193项,教研实力持续提升。全县累计引入名师、名长、银龄讲师33名,组建名师工作室29个,培养县内各类名师1360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还自主培养出11名清华北大学子。
盘龙区与禄劝县的结对成效,是昆明8组 “区对县” 帮扶关系的鲜活写照。五华区—东川区、盘龙区—禄劝县、官渡区—寻甸县、西山区—嵩明县等结对组合,通过干部挂职、教师跟岗、资源共享、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构建起“政策联动、资源流动、机制驱动”的立体化帮扶体系,让优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城乡间深度传递。
从深化“五个一批”帮扶机制,巩固深化“区对县”结对帮扶,到持续推进县域集团化办学,组建102个教育集团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从实施名校长基地、名师工作室引领工程,到充分发挥教科研助力作用;从多元培养拓宽升学渠道,到推进县域高中标准化建设,加快智慧校园与特色育人空间打造,再到科学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平台……昆明市全方位发力,累计新增优质学位超50万个,持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从红土地上的“薪火相传”到禄劝的“结对共赢”,昆明正以扎实举措铺就教育均衡之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为民生福祉改善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张丽亚 余苏晏 蔡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