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县域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昆明频道 >> 县域经济 >> 正文
五棵石榴树见证彝村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09:40:06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五棵石榴树见证彝村共富路

  11月17日,石林县五棵树村一片祥和——冬日暖阳下,民宿里有人在喝茶,街道上有游客在拍照,石林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馆前的5棵石榴树茁壮成长,似乎在告诉来访者,这里就是“五棵树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五棵树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发展模式,成功引导各族群众“念好旅游经·吃好共富饭”,奏响共同富裕的幸福乐章。

  “旅游经”越念越好

  五棵树村作为一个彝族撒尼人聚居村落,曾经是石林县经济发展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五棵树村党总支书记所忠明回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村子的生产生活水平在全县范围内相对落后。改革开放后,石林县旅游业迅速升温,一些村民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通过在景区出租、销售民族服饰,为游客拍照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2007年,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联合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世界遗产、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按照《世界遗产公约》要求,有碍自然遗产保护的营业场所、办公场所、村庄等所有设施,必须在3年内全部搬迁。这意味着,恰好处在景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五棵树村,必须进行整体搬迁。

  2010年,五棵树整村统规统建搬迁到距离石林风景区两公里的新址。新村占地480余亩,400多户村民告别了土木结构的老屋,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水电气卫浴一应俱全的单体民宅,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

  新村毗邻大小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等景区景点,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基于此,五棵树村积极融入石林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成立五棵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党总支+公司+农文旅”运营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建成千亩生态观光果园,引进福牛文化斗牛城、五棵树温泉度假酒店等旅游项目。以街区为单位,打造了特色美食一条街、民宿酒吧一条街、石林彩玉一条街、民族民优特产一条街,大力发展斗牛、餐饮、旅游农特产品销售、民族文化体验等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700万元收入,村民年均分红达4000元,年均纯收入达3万元,真正端牢了“旅游饭碗”,成为“以旅哺农、以旅富民”的示范样板。

  “共富路”越走越宽

  “五棵树村搬迁后,在石林县民族宗教局等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村子发展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把各族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来。”所忠明介绍,2022年,石林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馆落户五棵树村。陈列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面向社会各界讲好石林县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石林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由于搬迁,原来村里的5棵大树无法迁移。村里人怀着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恩之心,又种了5棵石榴树。在石林风景区担任导游的普雪莉说,5棵石榴树,不仅契合了五棵树这个村名,还展现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发展还在继续。如今,五棵树村正以崭新的姿态,继续书写着与石林共生的辉煌篇章。

  所大凤是村里较早开办民宿客栈的农户之一。2017年,她和家人将自家两层小楼改造成撒尼风格的“大凤客栈”,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火爆程度令她始料未及。她家因民宿有了稳定收入,重要节假日时,“大凤客栈”客房常被预订一空。最让所大凤惊喜的是,当初的一些顾客,后来竟成了她的邻居。

  所大凤说,现在村里有两户湖南人家,都曾是“大凤客栈”的顾客。他们小住后,对五棵树村念念不忘,最终举家搬迁至此,成为“新村民”。“像这样选择留在石林工作、生活的,在我们村还有好几户。”所大凤笑着说。

  “新村民”的到来,不仅给村子带来了投资,还带来了很多新的经营理念。如今,五棵树村的民宿发展到了72家,拥有大小床位1200余张,每家客栈和餐馆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经营民宿、餐馆的村民还专门建了一个群,谁家有什么事,在群里招呼一声,大家看见了都会来帮忙。“新老村民都把村子的事儿看作自己的事儿,相互之间的认同度很高,相处融洽、不分彼此。”她说。

  在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五棵树村持续深化旅游发展内涵,努力实现从突出特色向共享共融、从彰显个性向弥合差异、从物质驱动向精神引领的转变。如今,当地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群众受益”原则,全力打造了“石林欢歌·四季村晚”民族团结大舞台品牌活动,绘就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幸福、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成为石林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品牌。(记者 赵书勇)

责任编辑:张瑞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