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良县:以监督清障护航 铺就蓝莓产业发展快车道
日前,在宜良县北古城镇木龙社区,山坡上连片的温室大棚勾勒出设施农业的现代化图景。大棚内,成片的蓝莓苗绿意盎然,100多名工人正穿梭其间忙碌。
难以想象,这片现在生机勃勃的土地,几年前只是效益不高的普通农田。
改变从三年前开始。北古城镇引进农业公司,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蓝莓种植业,不仅让1600多亩农地焕发新生,还累计为群众带来超3000万元收入,平均每名务工农民每年能挣2.5万元。
产业要发展,监督得跟上。宜良县纪委监委紧盯蓝莓基地建设中的政策、资金、土地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镇政府规范用工管理、严格工资发放。镇纪委不定期抽查,确保老乡们的辛苦钱一分不差、一天不拖。
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土地流转金+务工工资+年底分红”的模式,大棚基建预计年底完工,明年蓝莓全部种下,后年就能初见成果,三年后进入丰产期。他信心满满地估算,一亩地将来能产出8万元的效益。
为赋能“小蓝莓”产业,北古城镇纪委积极作为,推动成立由社区党员组成的“先锋攻坚队”,带头服务生产,建立涵盖2339人的“农村劳动力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把培训课堂直接搬进大棚、设在地头,已开办3期蓝莓技能班,培训300多人次,让普通农民成了懂技术的产业工人。
“产业还没挂果,监督得先结果。”宜良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监督护航蓝莓产业从种得好延伸到卖得好、品牌响,为蓝莓产业发展清障护航。(记者 吕文康 实习记者 韩腾腾 通讯员 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