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绿色矿山,满山植被生长茂盛……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聚焦矿山环境的保护和绿色生态恢复工作,辖区2家有采矿权的企业均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当地走出了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海口磷业:打造绿色制造竞争优势
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口磷业)是涵盖磷矿开采加工、磷酸、磷复肥及磷基特种肥、食品级磷酸及相关下游磷系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综合性磷化工企业,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该公司高度重视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和绿色生态恢复,致力于把绿色矿山建设打造成为助推公司健康发展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张名片。
海口磷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不断丰富“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的内涵,把绿色制造打造为竞争优势。同时,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加强能源管理和消耗管控,守住能耗双控底线。积极承接历史遗留矿坑生态修复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加快推进使用改性磷石膏和磷尾矿进行生态修复的工作,有效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持续推动公司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迈进。
该公司将绿色理念常态化管理融入公司生产全流程,在矿山复垦植被规划中坚持生态林木和经济林木相结合,矿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等方面,海口磷业通过设备更新、生产工艺改造和设备大型化等措施对耗能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所有生产废水进行回水使用,无外排。依托“露天长壁式”采矿技术和“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提高采选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024年以来,海口磷业累计投入费用570万元,完成复垦植被面积390余亩,年度复垦率达102.2%,顺利通过AAAAA级“绿色矿山”认证年度复审。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简称尖山磷矿)是以磷矿石开采、加工为主的国有大型露天采矿企业,矿区面积约2.9701平方公里,2012年3月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1965年始建矿山,2001年12月改制后设立,始终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企业效益”四效并举的经营理念,深入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建设,在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企地和谐共建等领域作出了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长期以来,该公司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始终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强化水环境治理、扬尘治理、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做到废水“零排放”,废气达标排放。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通过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源管理、测量体系认证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国家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云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所属矿山均是“国家级绿色矿山”。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汤家山矿段、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松山矿段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西山区海口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