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昆明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0日 11:29:55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

  春节前,昆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庆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不管走进哪家爱心食堂,都可见到老人们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前,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爱心食堂在昆明诞生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有的十多年没涨价。目前全市究竟有多少家,没查到统计数据。但每一个爱心食堂都办“食”事,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增强了幸福感和归属感。

  这不,有的爱心食堂还延伸服务链,守护“一老一小”的幸福“食”光。位于昆明东华路社区的“三块三”爱心食堂,不仅为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餐仅3.3元的爱心餐。食堂的菜品也从最初的“四菜一汤”逐步升级为“九菜一汤”。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社区居民面临的儿童托管难题,社区整合资源,在“三块三”爱心食堂内打造了关爱未成年人阳光驿站,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家庭作业辅导、课后兴趣培养、心理辅导等托管服务,还供应儿童餐,让家长们无需再为孩子的课后安排和饮食安全操心。

  老年人最怕孤独。食堂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老人们交流情感、传递温情与关怀的特殊纽带。随着爱心食堂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比如增加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服务、开设健康讲座、打造“幸福食堂”养老模式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如何关爱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否在农村设立爱心食堂,将关爱的触角延伸到农村,让老人们品尝到家门口的“幸福味道”,需要探索借鉴成功经验,更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爱心食堂不是难事,比如有的采取乡镇政府列支一点、村集体经济出资一点、帮扶力量帮扶一点、社会能人捐助一点的“四个一点”运行机制,形成了程序化、可操作的食堂管理体系。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设立爱心食堂,最大的困难就是谁出钱、钱从何处而来。

  有关注养老服务人士建议,可以把爱心食堂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列为农村养老助老公共服务项目,通过建立政府补贴、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食”光。(小丁)

责任编辑:张瑞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