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新区以科技创新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生物所“手足口病 EV71 疫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贵金属集团“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贵金属结构调控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等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水啸科技“治理湖泊及入湖河道的组合式流化床叠加微纳米分子筛气浮技术”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24年,高新区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今年,高新区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立足核心攻关、效能释放、动能转换,着力完善现代化科创体系。
2024年,高新区加大创新主体培优育强、平台焕新提质、人才支撑力度,实施创新主体梯度培育工程,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57户、同比增长33.1%;189户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省的18.4%;新认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创新平台能级持续提高,昆医大精准医学研究院、生物样本库等入园落地,昆工科技园概念验证中心揭牌成立;云科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获评年度唯一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科公司成为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同时,高新区探索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的“四链”融合发展体系。“云南稀贵金属产业园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示范项目”入选云南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备案建设名单。昆药、贝泰妮、沃森生物获批云南省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鑫耀半导体等企业5名人才入选年度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库。开发落实科研助理岗位411个,获工信部来信点赞。
今年,高新区将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设立创新主体培育库,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培强创新主体。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和科技成果在昆转移转化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促进中心。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自建研发平台,对国家、省市认定的研发平台实施奖补,助力提升昆药集团、理工恒达、沃森生物等省级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级;提质升级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云南软件园等孵化载体,优化整合平台资源,指导社会楼宇申报双创载体,加速消化现有楼宇空置空间,完善孵化体系、提升孵化能力。
同时,培优创新生态。聚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集群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构筑科技供给与应用转化需求之间的双向沟通渠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综合能力,打造区域特色创新发展增长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规范做好人才公寓管理,及时发放人才安居补贴,让人才安居安身安心发展。(记者 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