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昆明频道 >> 基层网评 >> 正文
“三箭齐发”狠抓党的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6:51:14  来源: 云南网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新征程上,作风建设更需常抓不懈。党的作风建设遵循的发展规律就是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与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紧密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回答“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最鲜明的答案,也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最基本的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三大要害,以刮骨疗毒的决心与久久为功的韧劲靶向施治,方能重塑党的形象,凝聚奋进伟力。

  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赋能。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头号公敌”。它披着“积极落实”的外衣,却用繁冗的文山会海、眼花缭乱的App打卡、名目繁多的“痕迹管理”将基层干部牢牢束缚在办公室与会议桌之间。这“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与“纸面上的落实”,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本应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的宝贵精力。刹住这股歪风,需以中央为基层减负系列部署为总纲,坚决砍掉无实质意义的会议、文件、检查与评比。唯有真正为基层松绑减负,才能让干部腾出双手双脚,走向田间地头、车间社区,以实干代替虚功。

  狠刹官僚主义,祛除衙门习气。官僚主义如同“旋转门”,使群众办事处处碰壁。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群众面前高高在上,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遇责任则“击鼓传花”,遇难题便层层请示汇报,导致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干部以“属地管理”为名行“责任甩锅”之实,令基层苦不堪言。根治这些顽疾,需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将“人民至上”理念深植于心。推行“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杜绝“踢皮球”现象,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严肃查处“甩手掌柜”和“太平官”,让官僚主义无处遁形。

  密切联系群众,破除无形之墙。脱离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一些干部虽身处网络时代,却习惯在“键对键”中取代“面对面”,在机关大楼里闭门造车,与群众隔起一道“玻璃墙”;有的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要求各级干部必须主动拆除“玻璃墙”,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大力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直插现场听真声、察实情;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认真对待每一次来访、每一封来信、每一个网络留言,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第一信号。鼓励年轻干部既要善用网络,更要主动走出“线上舒适区”,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在火热实践中读懂国情民意,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中增进血肉联系。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党群工作部 张琳 供稿

责任编辑:张瑞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