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发放“算力券” 加速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为深入贯彻落实《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要求,市数据局、市财政局近日印发的《昆明市算力券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此次发放的“算力券”是昆明市用于支持购买智算服务的政策工具和数字化凭证,也是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将助力企业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加速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昆明市在2025—2027年规划周期内,设立总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的算力券专项资金,年度发放额度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
昆明市推出的算力券政策明确,可按合同最终结算金额的30%进行申请,算力券金额不低于1万元,同一主体年度累计兑现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政策鼓励和支持“两亚数、昆明算”,如果算力用于跨境出海应用场景,同一主体年度累计兑现最高额度可提升至50万元。
算力提供方须通过昆明市算力券管理服务平台登记备案,并将智算资源及配套服务接入平台,依据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算力产品与服务,保障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算力需求方要求是在昆明市算力券管理服务平台注册登记,正常纳税的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具备智能算力应用需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数据标注、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以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为例,如果购买了昆明本地一家算力中心的服务,假设合同成交金额为10万元,按照30%的激励比例,这家企业只需要支付7万元即可。”市数据局数字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把算力券发放给需要应用算力的企业,可以降低其使用算力成本,让企业尤其是初创的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算力资源。
如何申请并使用算力券?上述负责人介绍,算力需求方按要求在昆明市算力券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s://sds.km.org.cn:30443/)或“昆明市算力券管理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注册登记备案,审核通过后可进行算力券申领。算力券遵循“先用先得、总额控制、用完为止、过期作废”原则,可分次使用。同时,算力券仅限申领方使用,不得转让、赠送、买卖、出借、重复使用等,逾期未使用自动作废。
目前,昆明已建成算力规模达4403PFlops,其中智能算力达4109PFlops。在智算产业生态圈方面,昆明市着力打造本地算力产业创新应用高地,推动智能算力和“人工智能+”发展同频共振。如今云南白药雷公大模型中药材质检、小语智能云岭小语种实时翻译、金山云企业办公大模型、360城市安全基座、手术麻醉复合人工智能系统等重点“人工智能+”项目已落地见效,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绿色近零碳智算工厂等重点项目正全力推进实施。到2025年底,昆明市智算规模力争达10000PFlops。(记者 郭曼)